關於鹿橋、王尚義、陳映真與黃春明,到沉浸周夢蝶、楊牧、商禽、洛夫和鄭愁予,寫意、超現實,我不知道這些東西是否已內化為自己思想裡的一部分,或者,可說是大部分......
關於歷史背景與政治意函,從1945年國民政府接管到1996總統直接民選,這塊土地上的人們,歷經了228、白色恐怖、文星、人權宣言、台美斷交、美麗島、解嚴等,傷口一直沒有癒合的機會。然而對於那個時代的種種,於我頗為遙遠。對於孰是孰非,我不想表達意見。我不表態,不代表我默認那些事,只是,如果一再將已經發生過的悲劇反覆做為政治利益籌碼,我看不出一再撕裂舊傷口的意義。可能我無力去探究剩下些什麼,我不過是一介在多年後旁觀的過客......
關於「人權」、「民主」等字眼的基本意涵早已被扭曲變形了!
關於互惠互利?以前我很難應付此類場面。我喜歡用一種防衛性的態度偽裝自己,自囚。如今仍繼續面對這個窘境,「孤獨」之必要?
關於學校所提出的教育理念,我看見了理想與現實的落差。但除了學校已經在教育理想這方面失焦外,更大的盲點還在於,就算學生似乎不期待也不曾做過努力討論我們到底想要怎樣的學校風格,一所設立不久的學校,見到的應該有學生努力地塑造自己的風格和特色,而不是渾渾噩噩的照著目前模糊不清的教育理念框架裡生活,而除了慈悲喜捨與人道尊重外,似乎還缺少了些什麼!
關於這學期,轉眼就要結束了。下一次的結束,又將轉眼而至......
慣於獨行以後,天地轉而凝視一個人。在夢中,如果不是用著第三人稱的觀點進行著的話,我想我是習於脫離的。雖然如此,我感覺到自己正被天地凝視著。這幾乎有點人格違常,我欲振乏力......
究竟人生的跑道在哪裡呢?又通往哪裡?
這是個去中心化 decentralized、權力分散的時代。抓不著抗力點,那麼就追尋典範吧!然而,當典範和崇拜曖昧不明的時候,心裡不但失望,更容易覺得被屈辱。這時也大概只剩一個人類畢生追尋的終極狀態。這中間,人不斷地對抗威脅著生命的種種不適應,奇妙的是,脫離竟能帶領者生命的延續,或者說,夢是種願望的達成......
跟著普羅大眾們喊著人文人文、典範典範。於今,人文咖啡館充斥,典範書籍也多得驚人。這兩者早已成為流行的語彙,跟推陳出新的手機沒什麼不同了......
這不再是一個演講名嘴或一本書可以影響一個人一生的時代。這不是個決定的時代,反過來決定容納生命裡的任何可能的形式,即便在眾神的注視之下,即便天地依然凝望著我。
夢裡,也許我找到靈魂洩洪的出口;現實,似乎如同汗濕驚醒的夢。
20030618
blog 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